生而为人就会跑。
跑步是所有运动方式中门槛最低,
也最容易上手的一项。
医学研究早已证实,
跑步使心脏跳动更欢快更有力、
呼吸更深沉、血流更畅快,
当然,对减肥也有帮助。
我们整理出关于跑步大家最关心的个问题,
有大有小,涉及方方面面,
从选择鞋到跑马拉松,
从聪明补水到对付运动伤害,
希望能为你解开一些疑惑,
让你明明白白迈出第一步,然后一直跑下去!
Q:跑步到底会不会令腿变粗?
这事儿和跑步姿势有关,
要注意跑后的放松,
如果这个环节处理不当,
会让小腿看上去有一坨紧肉堆在那儿。
Q:我比较忙,只能见缝插针做运动,
一天之中什么时间跑步更合适?
没有特别的规定,但是建议不要吃完饭马上跑。
饭后胃蠕动增加,立即运动对消化不好,
容易引起胃部不适、阑尾炎和呕吐。
Q:吃太饱不能跑,又怕跑半截饿了,
如何把握跑步和吃饭的时间间隔?
如果不是专业的,
建议跑步时间在30-40分钟左右,
一般也不会在跑步过程中感到饥饿。
如果是容易低血糖的人,
可以在跑步过程中适当补充少量糖分,
例如巧克力和香蕉,或者跑之前吃个苹果垫垫底儿。
Q:跑渴了怎么喝水?喝什么水?
跑步过程中每20~30分钟就应该补水一次,
喝几口,按照“口”来计算。
运动前半个小时适当补水,
也要根据天气情况,夏天热就多补,冬天相反。
有很多人认为减肥就不该喝水,
想消耗更多脂肪,这是绝对错误的,
人是需要水来代谢的。
人的身体像个蒸锅,如果蒸到最后没有水分了,
就会产生一些毒素。
如果运动1~2个小时以上,
需要再补充些运动饮料,含有钠、钾和糖分,
时间短就不需要了。
但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千万不要喝。
Q:热身多久再跑比较合适?请推荐一些热身的动作吧!
热身运动一般在10~15分钟,冬天15分钟左右,
主要是动态性的踝关节、膝关节、髋关节的运动,
和上下肢肌肉的完全拉伸。
身体舒展开了,微微冒汗或整个身体发热,就ok了。
Q:跑多长时间合适?跑太久我撑不下来啊!
30~40分钟最好,因为30分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。
如果每天只跑10分钟肯定没什么效果,
如果以此开始,之后每天都增加5分钟,
那10分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。
Q: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好不好?
感觉音乐会影响步速,选什么样的音乐合适呢?
有些人不喜欢听音乐,在跑步时候想工作会比较专注。
但跑累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,舒缓类的也不错。
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如果在马路上跑,
最好别听音乐,
有车经过听不见,很容易出危险。
Q: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跑步时用鼻子吸气,用嘴呼气?
从医学角度讲,鼻腔的血液循环比较快速,
如果直接经口腔不容易呼吸,尤其是冬天。
而且鼻毛有过滤作用,不会把脏空气直接吸入,
可以抵挡一部分,如果用嘴吸气,
脏空气会吸入胃里,对健康反而有影响。
Q:听说跑步鞋最好选大半码,是这样吗?
是的,因为跑步过程中脚会肿胀,
需要给脚趾提供额外的活动空间。
方便点的测量方法就是穿上鞋从后面能伸进一根手指。
而且长跑不能穿新鞋,怕磨脚。
Q:听说一双跑步鞋的寿命从减震缓震角度讲只有800公里?即使不坏、不破,也必须换新的?
要看跑步频率和体重,还有经常跑的路是什么路况。
可以两双鞋交换着穿,不一定到800公里了就扔掉。
要知道这或许是商家的促销手段,
用800公里来一刀切是不对的。
Q:在跑步机上跑,和在户外跑,锻炼效果一样吗?
锻炼效果是一样的。
如果是初跑者,建议从跑步机开始,
跑步机的滚带是有弹力的,给膝盖的压力小一点。
坏处是在跑步机上跑时只有下半身动,
上半身基本不动,
但跑步应该是全身性运动,包括腰和肩,
在户外跑人是真的在前进的,
有阻力的情况下力量会更强。
Q:每个人的跑步姿势都不一样,一定要照“正确”姿势跑好累啊!
我们不需要跑成专业运动员那样,
只要身体放松、活动幅度不是特别大,
胳膊自然摆动,脚落地时用前脚掌柔和着地,
以减少给膝盖带来的冲击。
Q:跑完肌肉酸痛,能不能当天去做按摩?
如果还痛,能不能停两天再跑?
初跑者肌肉酸痛很正常,
跑完做个按摩,把紧绷的肌肉敲打开,
感觉到痛了就休息几天再继续。
也可以自己做舒缓拉伸。
Q:跑步是不是应该监测一下心率呢?怎么监测好?
跑步机上就能测,包括现有的手机app,
手放在上面就能知道。
心率的安全范围公式是220-年龄x(65%~85%)。
跑步时心率在这个范围内是合适的。
Q:有些人算不上是资深跑友就开始尝试马拉松了,
我心里也痒痒,
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知道
自己到底是不是合适跑马拉松呢?
不要急于求成,分为几个阶段练习。
跑15~20公里是大部分人都能克服的,
20公里后才是容易放弃的,
如果硬坚持很容易受伤,
一定要有周详的计划,循序渐进。
安全地跑下来才是目的,不要抱着侥幸心理。
也要警惕宣传效应,很多人呼吁全民马拉松,
但每个人有自己的健身方式,
不一定要跑马拉松才是健康的体现。